美國農業部對外農業服務局(FAS)在2月9日發布的《糧食:世界市場和貿易》報告稱2018-2019年亞洲大米出口商競爭激烈。

該報告顯示,亞洲大米市場正在經歷出口商市場份額的調整,因為每個供應商都在爭奪有限的業務。印度大米出口將在2019年反彈,因為該國將繼續保持其作為主要供應商的角色。政府今年大幅提高了最低支持價格,支持新增種植面積,產量相對較大。起初,這種國內價格支持迫使出口價格上漲,但盧比貶值和最近實施的出口補貼幫助抵消了這些壓力。政府持有的庫存遠遠高于預期的緩沖庫存水平,確保了充足的供應。據預測,其主要競爭對手巴基斯坦的可出口石油供應將同比小幅下降。
另外,這個月全球小麥產量上升,主要是因為俄羅斯小麥產量增加。由于伊拉克和土耳其的進口增加,全球貿易略有上升。俄羅斯、巴基斯坦和土耳其的出口增加,但澳大利亞的出口減少。美國當季平均農產品價格維持在每蒲式耳5.15美元。
美國國內市場小麥價格:總體而言,美國小麥價格在1月底上漲,出口前景改善,國際供應趨緊?;趯Χ←湹貐^天氣相關的擔憂,HRW上漲9美元/噸至240美元,SRW上漲7美元/噸至227美元,SWW上漲11美元/噸至249美元。HRS上漲8美元/噸,至254美元/噸。
泰國的出口將大幅收縮。由于政府幾乎耗盡了自己的庫存,持倉量降至10年來的最低水平,主要由私營部門持有。過去幾個月,泰銖走強使泰國的物價遠遠高于其他亞洲出口國。泰國將與其他東南亞供應商展開激烈競爭,因此相對缺乏競爭力的價格使泰國處于明顯的劣勢。
預計越南明年將取得一些進展。近幾個月來,菲律賓一直是一個更為積極的買家,該國很可能會繼續向菲律賓供貨,而菲律賓尚未通過的立法可能會將進口保持在強勁水平。同樣,越南將受益于東南亞中等規模的供應商緬甸和柬埔寨,它們將失去在歐洲市場的免稅優勢。2019年1月,歐盟對這兩家供應商征收了高額進口關稅,這兩家供應商加起來占歐盟進口的近三分之一。這一變化將使越南大米在歐洲市場上相對更具競爭力,同時加快緬甸和柬埔寨向其他市場多元化的努力。
該報告概述了2018-2019年全球大米產量的提高,是因為中國的大米產量增加,而巴西的預期產量下降,只能部分抵消這一影響。預計全球消費和期末庫存將上升。菲律賓提高了進口,而中國則降低了進口。泰國和柬埔寨減少的出口被中國大幅增加的出口所抵消。
該報告對大米價格做了統計。全球:過去一個月,西半球的出口報價略有下降,美國的報價為530美元/噸,接近烏拉圭的520美元/噸。西半球的報價仍遠高于亞洲供應商的報價。泰國物價持續走高,反映出泰銖走強。相比之下,越南鐵礦石報價跌至每噸350美元,因中國需求減弱而走低。巴基斯坦的新作物價格進一步下調至每噸355美元,而印度的價格則相對穩定,為每噸370美元。
美國農業部在《世界農業供需評估報告》(WASDE)發布當天的中午12點,外國農業服務局(FAS)更新了棉花、油籽和谷物的生產、供應和分配(PSD)數據庫。